機構老師teacher

- 姓 名: 叢欣竹作曲及音樂基礎課主講教師
- 當前等級:特約主講
- 所屬學校: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
- 授課類別:面授
叢欣竹作曲及音樂基礎課主講教師
叢欣竹博士,作曲家,專業音樂活動策劃執行顧問。
叢欣竹博士1979年出生于中國一個音樂世家,其外祖父劉誠甫先生著有中國部《音樂辭典》(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初版)。叢博士自幼受到了嚴格專業的音樂教育。曾師從于吳元教授、石叔誠教授、李斐嵐教授、泰爾教授學習鋼琴演奏。曾隨指揮家楊鴻年教授創辦的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多次到世界各地進行訪問演出及比賽等活動。叢博士在1998年創作的合唱作品《我們的歌》被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及女子合唱團確定為永久性團歌。1994年叢博士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理論學科作曲專業學習。1997年叢博士以全國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學習,師從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葉小鋼先生。叢博士一貫學習努力刻苦,本科學習期間歷年均獲“人民獎學金”、“三好學生”、“維爾康姆薩默雷斯東”獎學金等各類獎項,其作品多次在各類作曲比賽中獲獎及演出。2002年叢博士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央音樂學院保送攻讀作曲系碩士研究生。2008年叢博士被中央音樂學院授予作曲博士學位。
叢博士的音樂創作涉及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作品、影視音樂、紀錄片、體育音樂等各個不同的體裁。主要影視音樂作品有:電影《永遠的夏天》、《又見陽光》、電視連續劇《決勝天良》、電影《懸天涯事件真相》、《女性職場必修課》、《城鐵3號線》、《尋找扎西》、紀錄片《和平友好之聲》原創配樂等等。主要體育音樂作品有:申奧宣傳歌曲《新北京,新奧運》(2001年由北京奧申委制作唱片作為禮物寄送所有國際奧委會委員及各個體育單項協會);2002年為中國奪得枚冬奧會特別創作的歌曲《晶瑩的夢》;為奧運會羽毛球冠軍龔智超的傳記創作的同名歌曲《美麗的超越》;2003年叢博士與日本著名音樂家喜多郎先生合作的歌曲《PEOPLES’GAMES》(《人類競賽》)被確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推薦宣傳歌曲之一。2010年,叢博士創作的聲樂作品《中國體育頌歌》被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全國體育大會永久性會歌。此外,叢博士還多次為一些大型活動進行音樂創作,如: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幕儀式音樂、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50周年《獻詩三章》、中美建交30周年紀念活動等等。2015,叢博士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創作了大型聲樂套曲《共和之夢》。叢博士在碩士與博士攻讀期間的論文研究課題填補了中國專業音樂創作領域對德國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作品研究上的空白。
叢博士多年來還一直潛心于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課程、音樂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叢博士最擅長聲樂作品的寫作與教學及音樂織體學的教學課程。叢博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根深中華文化,要培養學生具有全球化視野”的理念,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作曲技術為音樂作品服務。叢博士授課所采用的教案均由其本人編寫。
除進行專業音樂創作與教學外,叢博士還多次參加了中國的各類重要大型活動并獲得各種獎項。叢博士曾于1993年和2001年兩次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申辦委員會赴摩納哥公國及莫斯科進行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活動并代表國家參與重要領導會見與記者采訪。2001年春天,到訪中國的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柏亞特里在聽過叢博士介紹她申辦奧運會的故事并欣賞叢博士作曲的《新北京、新奧運》后講:“這樣感人的故事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叢博士兩次參與申辦奧運會的故事曾被國內外眾多重要媒體報道并進行廣泛宣傳。2001年底從博士被中央音樂學院推薦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候選人。2002年初,鑒于對奧林匹克事業做出的貢獻,叢博士作為中國奧委會推選的5名火炬接力手之一,赴美國洛衫磯參加鹽湖城冬季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在組委會的邀請信中這樣寫道:“你的入選并不是因為你的運動能力,而是因為你對奧林匹克事業所做出的貢獻。”2002年底叢博士獲得“第五屆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評選活動提名獎。2008年6月,叢博士被全國婦女聯合會及法國歐萊雅公司“羽西”品牌授予“中華美儀形象大使”稱號。2008年7月,中央電視臺向全球播放了以已故國際奧委會副何振梁先生、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女士、中國媒體人楊瀾女士和作曲家叢欣竹博士為4位主要人物的奧運官方紀錄片《我們的奧林匹克》第九集《申奧之旅》,該片在全球播放后獲得巨大反響,叢博士還親自參與了該片主題歌的演唱。2009年7月,叢博士受上海市浦東開發區的邀請為即將到來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特別創作了交響樂《浦東的孩子》,受到了上海市及浦東新區領導的特別贊譽。2014年叢博士與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合作創作了講述訪問美國艾奧瓦州經歷的聲樂作品《讓情緣留住永恒的記憶》。該作品在美國埃爾瓦州、中美建交30周年紀念晚宴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晚會上演出。
叢博士還是一位優秀的專業音樂活動策劃顧問與組織者。由葉小鋼教授作曲、叢博士擔任音樂總監的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共和之路》于2011年及2012年兩次上演于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席該音樂會世界首演的中國領導人為中國政協賈慶林先生;出席第二場音樂會的嘉賓為的夫人歌唱家彭麗媛女士。與叢博士合作過并有著友好往來的主要音樂家包括:作曲家杜鳴心教授、作曲家葉小綱教授、作曲家關峽先生、指揮家楊鴻年教授、指揮家呂嘉先生、女中音歌唱家楊光教授、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先生、鋼琴演奏家黃亞蒙教授、鋼琴演奏家晨光先生、小提琴演奏家李喆先生、大提琴演奏家劉蔓教授、古箏演奏家吉煒副教授等等世界著名的華人音樂家。
2017年,叢欣竹博士加入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擔任音樂副總監,負責學校音樂基礎課程設置、活動運營等目標的制定。教授作曲、音樂理論、聽力與節奏訓練、視唱與試奏訓練、西方音樂概論及賞析等課程。
叢欣竹博士,作曲家,專業音樂活動策劃執行顧問。
叢欣竹博士1979年出生于中國一個音樂世家,其外祖父劉誠甫先生著有中國部《音樂辭典》(商務印書館民國24年初版)。叢博士自幼受到了嚴格專業的音樂教育。曾師從于吳元教授、石叔誠教授、李斐嵐教授、泰爾教授學習鋼琴演奏。曾隨指揮家楊鴻年教授創辦的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及女子合唱團多次到世界各地進行訪問演出及比賽等活動。叢博士在1998年創作的合唱作品《我們的歌》被中國交響樂團少年及女子合唱團確定為永久性團歌。1994年叢博士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理論學科作曲專業學習。1997年叢博士以全國名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學習,師從著名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葉小鋼先生。叢博士一貫學習努力刻苦,本科學習期間歷年均獲“人民獎學金”、“三好學生”、“維爾康姆薩默雷斯東”獎學金等各類獎項,其作品多次在各類作曲比賽中獲獎及演出。2002年叢博士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央音樂學院保送攻讀作曲系碩士研究生。2008年叢博士被中央音樂學院授予作曲博士學位。
叢博士的音樂創作涉及了交響樂、室內樂、聲樂作品、影視音樂、紀錄片、體育音樂等各個不同的體裁。主要影視音樂作品有:電影《永遠的夏天》、《又見陽光》、電視連續劇《決勝天良》、電影《懸天涯事件真相》、《女性職場必修課》、《城鐵3號線》、《尋找扎西》、紀錄片《和平友好之聲》原創配樂等等。主要體育音樂作品有:申奧宣傳歌曲《新北京,新奧運》(2001年由北京奧申委制作唱片作為禮物寄送所有國際奧委會委員及各個體育單項協會);2002年為中國奪得枚冬奧會特別創作的歌曲《晶瑩的夢》;為奧運會羽毛球冠軍龔智超的傳記創作的同名歌曲《美麗的超越》;2003年叢博士與日本著名音樂家喜多郎先生合作的歌曲《PEOPLES’GAMES》(《人類競賽》)被確定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推薦宣傳歌曲之一。2010年,叢博士創作的聲樂作品《中國體育頌歌》被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全國體育大會永久性會歌。此外,叢博士還多次為一些大型活動進行音樂創作,如:中國電影博物館開幕儀式音樂、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50周年《獻詩三章》、中美建交30周年紀念活動等等。2015,叢博士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創作了大型聲樂套曲《共和之夢》。叢博士在碩士與博士攻讀期間的論文研究課題填補了中國專業音樂創作領域對德國作曲家漢斯?維爾納?亨策(Hans Werner Henze)作品研究上的空白。
叢博士多年來還一直潛心于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課程、音樂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叢博士最擅長聲樂作品的寫作與教學及音樂織體學的教學課程。叢博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根深中華文化,要培養學生具有全球化視野”的理念,啟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讓作曲技術為音樂作品服務。叢博士授課所采用的教案均由其本人編寫。
除進行專業音樂創作與教學外,叢博士還多次參加了中國的各類重要大型活動并獲得各種獎項。叢博士曾于1993年和2001年兩次隨北京奧林匹克運動申辦委員會赴摩納哥公國及莫斯科進行申辦2008年奧運會宣傳活動并代表國家參與重要領導會見與記者采訪。2001年春天,到訪中國的國際體育記者協會柏亞特里在聽過叢博士介紹她申辦奧運會的故事并欣賞叢博士作曲的《新北京、新奧運》后講:“這樣感人的故事應該讓全世界都知道。”叢博士兩次參與申辦奧運會的故事曾被國內外眾多重要媒體報道并進行廣泛宣傳。2001年底從博士被中央音樂學院推薦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候選人。2002年初,鑒于對奧林匹克事業做出的貢獻,叢博士作為中國奧委會推選的5名火炬接力手之一,赴美國洛衫磯參加鹽湖城冬季奧運會火炬接力活動。在組委會的邀請信中這樣寫道:“你的入選并不是因為你的運動能力,而是因為你對奧林匹克事業所做出的貢獻。”2002年底叢博士獲得“第五屆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評選活動提名獎。2008年6月,叢博士被全國婦女聯合會及法國歐萊雅公司“羽西”品牌授予“中華美儀形象大使”稱號。2008年7月,中央電視臺向全球播放了以已故國際奧委會副何振梁先生、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女士、中國媒體人楊瀾女士和作曲家叢欣竹博士為4位主要人物的奧運官方紀錄片《我們的奧林匹克》第九集《申奧之旅》,該片在全球播放后獲得巨大反響,叢博士還親自參與了該片主題歌的演唱。2009年7月,叢博士受上海市浦東開發區的邀請為即將到來的2010年世界博覽會特別創作了交響樂《浦東的孩子》,受到了上海市及浦東新區領導的特別贊譽。2014年叢博士與著名作曲家杜鳴心教授合作創作了講述訪問美國艾奧瓦州經歷的聲樂作品《讓情緣留住永恒的記憶》。該作品在美國埃爾瓦州、中美建交30周年紀念晚宴及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周年紀念晚會上演出。
叢博士還是一位優秀的專業音樂活動策劃顧問與組織者。由葉小鋼教授作曲、叢博士擔任音樂總監的大型交響史詩音樂會《共和之路》于2011年及2012年兩次上演于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席該音樂會世界首演的中國領導人為中國政協賈慶林先生;出席第二場音樂會的嘉賓為的夫人歌唱家彭麗媛女士。與叢博士合作過并有著友好往來的主要音樂家包括:作曲家杜鳴心教授、作曲家葉小綱教授、作曲家關峽先生、指揮家楊鴻年教授、指揮家呂嘉先生、女中音歌唱家楊光教授、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潔先生、鋼琴演奏家黃亞蒙教授、鋼琴演奏家晨光先生、小提琴演奏家李喆先生、大提琴演奏家劉蔓教授、古箏演奏家吉煒副教授等等世界著名的華人音樂家。
2017年,叢欣竹博士加入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擔任音樂副總監,負責學校音樂基礎課程設置、活動運營等目標的制定。教授作曲、音樂理論、聽力與節奏訓練、視唱與試奏訓練、西方音樂概論及賞析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