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段時間,美國金融時報關于白宮正在就“是否停止向中國公民頒發學生簽證”而展開討論的報道引起了眾多中國留學生家庭以及國際教育工作者的關注。
實際上,自特上臺起,特別是中美貿易戰開打后,有關中國留學生美國簽證的消息一直層出不窮。
今年5月底刷屏朋友圈的一條假新聞大家或許還記憶猶新:美國各有關使領館的簽證新規定,到美國大學研讀某些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將只能獲得一年的簽證。這些專業包括機器人技術、航空和高科技制造業,與我國推出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涉及的行業密切相關。
為此,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后來還專門進行了辟謠,稱美國駐華大使館不會對任何中國學生到美國學習的簽證進行收緊,而是只對大使館認為的“那些存在可疑的、有風險的人”加緊簽證限制。盡管如此,學習相關專業的中國留學生還是心有余悸!而特大放厥詞稱“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言論”更是讓人大跌眼鏡,用喪心病狂來形容都不為過。
另外,最近一段時間,我們也確實聽到和看到不少中國學生被拒簽的情況。眾多的新聞與傳言引起了中國留學生家庭普遍的擔心與焦慮。
那美國是否真的會停止向中國留學生頒發簽證呢?
根據金融時報的消息,白宮內部確實正在就此事就行討論,主導者是著名的鷹派白宮高級政策顧問米,此人雖然才32歲,是個85后,卻是特朗普成功競選的元老級人物,也是極端保守與反華。米曾和特說中國利用在美國學習的大學生來盜取技術來獲得競爭上的優勢。此人還是特備受爭議的“零容忍”移民政策的主要發起者,可以說特頻頻大放嘴炮的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當然,此時拋出這個取消中國留學生發放簽證的消息也可能是一種選舉語言,美國馬上中期選舉了,特面臨的壓力不小。打中國牌可以很好的轉移焦點,這與前幾天彭斯的演講以及美國海軍揚言要來臺灣海峽軍演一樣都是一連串的動作。
但美國國內其實有不少人是反對這個政策的,很多理性的美國學者和政客都指出正是大量的中國留學生給美國各州做出了極大的經濟貢獻,而且這些留學生也是美國科技領先的發動機。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海外留學生鞏固了美國的經濟并提升了美國的科技創新潛力。眾多畢業后留美工作的中國留學生為美國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如果美國對中國留學生關上大門,那對美國自己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中國工作和學習的美國公民和留學生也很多,如果雙方在簽證問題上相互報復,影響不比貿易戰小。
雖然出于對政治和經濟后果的擔憂,特暫時擱置了米的提議。但是考慮到特捉摸不定的性格與善變的特點,建議廣大的中國留學生家庭還是要未雨綢繆,以我為主做好準備。這里給大家幾點建議:
如果大家的留學目的國還是美國,認真準備申請材料即可,不必受外界因素影響。萬一真有特殊情況,用準備美國申請的托福、GRE,GMAT,SAT等標化成績申請其他國家和地區,比如澳洲、香港、加拿大等國家也是可以的。而且這只是最壞的情況,出現的幾率不會特別大。
另外,建議大家在選專業的時候盡量避開一些敏感專業,特別是申請美國本科的時候,專業是可以不確定的,進入大學后也可以換專業,所以申請的時候可以不選那些拒簽概率高的專業,而是先去選擇數學、物理、經濟學等基礎學科或是不定專業申請。
目前中美關系確實是進入了一個比較微妙的階段,非常復雜多變。但這么多年來,總體上來看,去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越來越多,簽證也是越來越便利,美國留學簽證也從當年的半年一簽變成了五年一簽。美國人民對中國也遠沒有冷戰時期敵對,美國的多數大學的態度與特朗普完全不同,是非常歡迎聰明勤奮的中國留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