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在16年蘋果WWDC大會上,只有9歲的澳洲小女孩安薇塔·維賈伊(Anvitha Vijay),成為了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在維賈伊只有7歲大的時候,其夢想就是開發一款移動應用,她通過觀看網絡上的免費教程,開始了自學編程。終于,在她9歲大的時候,她實現了自己另一個夢想,即成為蘋果WWDC大會上年紀最小的開發者。相信中國也有類似的編程少年,因為編程已進入中國中小學常規課程當中,全社會興起一股學習編程的熱潮。
作為父母,你要知道,時代早已改變。工業文明的語言是數學,而信息文明的語言是程序。隨著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將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都將離不開對信息文明的解讀,而會編程是打開信息文明大門的一把鑰匙。對于00后來說,編程將是他們長大后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
換個角度來說,讓孩子學編程,也不是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編程高手,長大后成為程序員。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對程序、對編程的親切感,在未來面對越來越發達的信息文明時,愿意主動去接觸、去學習,而非抵觸。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把計算機科學教育列為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課程的一部分。德國、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韓國、芬蘭、新加坡和香港等國家都已經落實了計算機科學教育課程。許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學編程就像學英語、學樂器一樣,越早越好。愛爾蘭國立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保羅·吉布森就說過:5至11歲之間的孩子在學習算法和計算上表現出的突出潛質讓我覺得如果等到他們十幾歲了再學這些基礎知識就太可惜了。
極客晨星:從小學編程的孩子,贏在了什么地方?
據了解,Uber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6歲開始學習編程。
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的創始人德米什·哈薩比斯8歲開始學習編程。
特斯拉、SpaceX火箭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9歲開始學習編程。
扎克伯格11歲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創辦Facebook。
比爾·蓋茨13歲學習計算機編程,創辦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