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不卡视频_国产3级在线观看_岛国a片网址_日本中出视频 -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

400-888-4846

全國學習專線 8:00-22:00
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
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  專注于成人心理學教育,北京心理咨詢師考證輔導  專業授課,提供高品質、高效率教學服務,量身打造教學課程  
您當前的位置: >北京想學網 >北京培訓學校 >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

心理咨詢師學校新聞

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

發布時間:2019-07-10 17:46:17 已幫助:651人 來源: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

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

北京三級心理咨詢師培訓班,北京心理咨詢師證培訓班,北京心理咨詢師職業培訓學校
北京心理咨詢師考試培訓學校,選-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專注于心理學教育,成人心理輔導/少兒心理輔導證書考試培訓,二級三級證書培訓,專業師資一對一量身打造教學課程,幫助學生通關拿證!
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
1、被忽視的情緒勞動

  有一個經典問題:“每天上班都是坐著,為什么還是這么累?”
  美國社會學家Hochschild給出了他的答案:
  因為除了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之外,還有一項同樣艱辛的付出,被忽視了。這就是“情緒勞動(emotion labor)”。
  最初,它只是指那些對員工的面部表情有特殊要求的職業。
  比如:空姐要付出“熱情的情緒勞動”;護士要付出“關心的情緒勞動”;醫生要付出“冷靜的情緒勞動”、殯葬從業人員要付出“悲傷的情緒勞動”……
  甚至有些職業基本上靠“情緒勞動”。
  前不久,印度一名女主播在直播一條突發車禍消息時,發現其中一名死者就是自己的丈夫時,一度聲音發抖,但她很快就冷靜下來。新聞一結束,立刻痛哭著向前方記者求證。一個演員的修養,就是展現觀眾此時需要的情緒。
  什么?你的工作不直接面對客戶?
  別高興的太早,Hochschild教授后來在《組織中的情緒》一書中,將“情緒勞動”的定義擴大了:
  “不管任何工作,只要涉及人際互動,員工都可能需要進行情緒勞動”:
  創意人員面對“不懂裝懂、不尊重專業”的客戶,要付出“誨人不倦的情緒勞動”;
  下屬面對“因為心情不好而粗暴無禮”的上司,要付出“委曲求全的情緒勞動”;
  甚至面對“拿腔拿調、不愿配合工作”的同事,你也要付出“虛與委蛇的情緒勞動”。
  最操蛋的是,你不光要“假裝開心“,有時還要“假裝不開心”。
  老板家的貓丟了,你明明很討厭寵物,也要努力付出“如喪考妣的情緒勞動”。
  還有時候,有人也會借“負面情緒勞動”,故意不控制怒火,來威脅警告對方。比如,老師那句經典的訓斥: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最差的!
  “情緒勞動理論”在管理學界引發了大量研究。既然捉摸不定的情緒都可以定義成一種勞動形式。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從經濟學的視角,去定量地分析職場的人際關系呢?

2、情緒是一種勞動回報理所當然

  幾年前,我成功的打消了一個雜志編輯想轉行做文案的念頭。
  他說對方開了三倍薪水,我是這么勸他的:
  “打個比方,如果你以后的文章需要先讓副總編提修改意見,接著是總編的意見;然后要讓文章中提到的所有人審閱,再召集一批讀者聽反饋,以進行最后的修改;還有99%的可能被槍斃,還沒有署名權……,給你十倍的薪水也不過分。”
  為什么一個廣告文案寫的幾句話的報酬,比一個自由撰稿人寫了一星期的文章還要多幾十倍?
  因為他們付出了“客戶放個屁都要聞半天的情緒勞動”,就應該得到超額回報。其中一半是工資,一半是嫖資。
  所有明確要求“不準不滿意”、并且有標準服務規范的職業,工資實際上都包含了“情緒勞動”的回報。對情緒的要求越高,回報也理應越高。
  所以空姐的收入比火車服務員高,星級賓館服務員收入比一般旅館高。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是前面說到的第二種,為公司內部人際關系付出的“情緒勞動”呢?
  給同事的一個微笑,給領導一個馬屁。這類情緒勞動沒有強行要求,它的回報也是不確定的,可能馬上就有好事,也可能只是在領導的心中種一下顆微弱的種子。
  以前講情緒控制文章都是圍繞“效果”去講。今天我們不妨換個姿勢,借“情緒勞動”這個概念,從付出成本的角度,講一講情緒控制這個老話題。

3、改變情緒表達、還是調整情緒感受?

  以前部門里有個小姑娘,失戀了。白天誰也看不出來,該嚴肅時嚴肅,該放松時照樣嘻嘻哈哈。但據同事說,下班后她一走上大街就開始哭,一路哭到家。看到室友后,又繼續裝沒事兒人。
  好一個有禮有節的失戀態度。
  整整裝了一個月,她精神徹底垮了,只好放大假回家休息。
  問題出在哪兒呢?
  在Humphrey教授之后研究“情緒勞動”的社會學家Glomb和Tews,把情緒分解成兩個維度:
  你的真實心情如何,這叫情緒感受(felt emotion);
  你表現出來的情緒是怎樣的,這叫情緒表達(displayed emotion)。
  他們認為:
  “情緒表達”和“情緒感受”的差別越大,你付出的“情緒勞動”的工作量也越大。
  明明是刻骨銘心的失戀,硬裝沒心沒肺,積累一個月的“情緒勞動”把她徹底透支了。
  絕大部分情況下,職場要求的“情緒表達”都是積極的正能量,包括樂觀、激情、滿意、奮發等等。
  所以,當我們今天“情緒感受”很糟糕時,我們通常有兩種辦法解決:
  種是“改變情緒表達”
  就是假裝開心,隱藏壞情緒。很明顯,此時的“情緒表達”和“情緒感受”的差別大,情緒勞動成本高;
  第二種是“改變情緒感受”
  就是自我說服。意識到壞情緒并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引發自己的正面“情緒感受”,與職場要求的下面“情緒表達”一致,情緒勞動成本也隨之降低。
  我們來比較一下這兩種做法。
  很多人把“情緒管理”等同于種“改變情緒表達”,因為它有一個明確的行動。但情緒勞動理論告訴我們:
  “改變情緒表達”的成本一旦付出,人們就會期待相應回報。
  問題是,前面我們說了,“情緒勞動”不一定會有回報。你的服務態度再好,顧客也有可能啥也不買就走了。
  這時你常常會想,剛才應該臭她一句“東西很貴的,買不起別瞎摸”,才對得起自己的情緒勞動。
  一旦回報不如意,你的心態反而更糟。就像一個段子說的:
  心情不好的時候以為,去打打游戲轉移注意力就好了。結果,心態徹底崩潰了。
  那么更低成本的“控制情緒感受”有什么不同呢?
  這其實就是后來的“積極心理學理論“。
  積極心理學認為,情緒表面上是不可控的。但實際上它是我們的主觀選擇,是我們把現有結果的合理化了。
  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說:失戀很痛苦的時候,你會回憶什么呢?是那些美好的日子,還是吵架一塌糊涂的場景?
  答案肯定是前者,因為“那些美好的日子”是對你現在痛苦情緒的合理化解釋。也就是說,失戀的痛苦一開始是自然的。但到后來,卻成為你的主動選擇。
  這就是“自我合理化”。職場上大部分的情緒都是“自我合理化”的結果。為什么大家都不喜歡我?為什么領導要給我穿小鞋……
  所謂“調整情緒感受”,就是指選擇那些“對事實更積極的看法”。

更多有關心理學教育課程,以及心理咨詢師考證輔導,請點擊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查詢,或在線咨詢老師了解課程內容設置,開班時間,報名費用等。


上一篇:北京德瑞姆心理咨詢師教學怎么樣?
下一篇:北京報考幼師學歷和能力那個重要?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北京德瑞姆心理教育地址:海淀科技大廈中心/建外國貿校區/恒基中心/ 咨詢電話:400-888-4846
滬ICP備18018862號-5 網站地圖 注冊 登錄 招生合作 版權/投訴 免責聲明 更新時間: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