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新教科書審定結果,要求從明年4月起,將編程作為必修內容加入小學算術和理科教科書中。
日本孩子將使用“點亮”、“熄滅”、“反復”等指令,讓發光二極管(LED)按照預想的次數點亮熄滅。這意味著日本將編程納入小學必修課。
隨著科技在社會中的扎根越來越深,科技領域的國際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日本認為自己在編程教育方面起步較慢,但現在的目標是創造一個更廣泛的潛在技術工作者群體。
其實,環顧一下其他國家,少兒編程教育早就在蓬勃發展,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2014年,英國將之定為“編程之年”(Year of code),成為世界上個5-12歲兒童必須接受編程教育的國家。
英國將重心放在基礎編程教育上,他們希望編程能給孩子帶來思維上的變化,讓孩子長大后,可以運用這種思維方法進行思考做出選擇。
盡管學校對兒童編程學習的覆蓋率已達到,但校外編程培訓仍然十分普遍。少兒編程在英國結合了學校課堂和社區俱樂部的教學方法,就連萌萌噠的喬治小王子也在學。
2016年,作為最優質STEAM教育國家芬蘭,在全國開始實施新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首次將編程納入小學教學大綱,從一年級開始教授編程。他們將編程作為像“閱讀”、“書寫”一樣的學習工具,開展跨學科的“現象教學”。
同年,美國宣布投資40億美元開展編程教育,將編程加入STEAM教育體系。根據HackerRank發布的《2017年開發者技能報告》,美國是當前少兒編程教育滲透率最高的國家,達到44.8%,遠遠超過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亞(10.3%)。
此外,新加坡在2017年中小學考試中加入了編程考試,韓國教育部也從2018年起將編程納入小學正規必修課程。截至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將編程納入中小學基礎課程。
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鼓勵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同年,浙江省實施新高考政策,包含通用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技術被納入選考范圍。
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明確提及:
組織開展智能教育推進路徑研究,編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推動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可以說,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外,少兒編程的發展已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在不久的將來,不應該是孩子要不要學編程的問題,而是要去哪里學的問題?
未來是科技的世界,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個學習編程的機會。
小碼王邀您和孩子一起來解開少兒編程的奧秘,感受編程學習的快樂,掌握未來世界的必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