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辨別溢奶和嘔吐
溢奶:月齡:多見于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
原因:是胃內容物的反流。
解決辦法:通常拍嗝可以幫助減少溢奶。
嘔吐:
月齡:任何月齡
原因:是由身體和大腦的神經感受器觸發的,例如某些病毒感染、細菌感染、食物中毒、藥物甚至吃飽后運動量過大,都會導致嘔吐。
應對辦法:一般情況下就醫,詳情見下文。
第二步、尋找原因

先不要被上面表格中一些看上去很嚴重的疾病嚇到。月嫂和寶寶家人一定要掌握一些方法,在家自行判斷嚴重的程度,以決定是否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評估嘔吐嚴重程度的主要依據是:
嘔吐是否是噴射狀、嘔吐的東西、嘔吐持續的時間、頻繁程度、脫水情況、寶寶的精神狀態。
寶寶嘔吐,的風險是:寶寶會因為失去太多體液而導致脫水。脫水嚴重甚至危及寶寶生命。因此建議觀察有無脫水現象,以及有無進一步加重,并從飲食和護理上預防或改善脫水。
第三步、判斷是否就醫
寶寶出現下面任何一種情況,都要立即就診:新生兒出現嚴重的嘔吐,或嬰幼兒持續嘔吐超過24小時;
小于1歲的寶寶,幾個小時內拒絕吃喝任何食物;
出現中度至重度脫水,即口干、哭時沒有眼淚;
2歲以內寶寶4-6小時未排尿或尿不濕上無排尿跡象;
2歲以上寶寶6至8小時未排尿的;
嘔吐物中含有較多的黃綠色膽汁,或含有紅色、褐色的物質;
大寶寶有間斷的腹部劇痛;
排血樣便
有1次超過39度的發熱或有超過38.5度的發熱超過3天;
有抽搐、行為異常,昏昏沉沉、嗜睡,反應差、前囟門隆起。
第四步、飲食注意事項
如果寶寶出現嘔吐,但并非上述的嚴重情況,可以在家護理和繼續觀察。小于1歲的寶寶
母乳喂養的寶寶,除非醫生建議停止哺乳,否則你可以通過繼續哺乳的方式改善脫水。母乳更容易消化,是寶寶的食物。
如果寶寶是吃母乳后立即出現嘔吐,可以通過頻繁、少量哺乳的方式改善。例如每30分鐘哺乳1次,每次5-10分鐘。如果2-3小時后情況改善,可恢復到正常的哺乳方式及間隔時間;但如果24小時后情況仍未改善,就需要就醫。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建議在嘔吐出現后2-3小時內,每15分鐘喝口服補液鹽15-30ml。
如果喝口服補液鹽后出現嘔吐,需要暫停30分鐘后再嘗試,嘔吐緩解再嘗試喝配方奶。如果嘔吐更加嚴重或2小時未改善,也應就醫。
大于1歲的寶寶
建議觀察脫水的跡象,不要馬上強迫進食。
發生嘔吐的24小時內,可以鼓勵寶寶喝一些液體。其它可以包括白開水、稀釋的果汁。盡可能避免純果汁、甜飲料和運動飲料,因為這些飲料糖分過高或含有不合適的電解質。
可以讓寶寶的胃休息一段時間,但沒必要限制寶寶只吃流質食物,避免缺乏營養。
如果寶寶沒有再發生嘔吐,建議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要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小米、面、土豆,以及瘦肉、酸奶、水果和蔬菜,避免高脂肪及難消化的食物。
第五步、預防措施
1.寶寶嘔吐最為常見的原因是感染,病毒是最常見的感染原。2.除嘔吐外,感染也可能引起寶寶發熱、腹瀉等癥狀,而勤洗手,且用正確的方式洗手,是預防感染傳播的首選方式。
3.用清水和肥皂洗手,并將其揉搓15-30秒。要特別注意清洗指甲,手指和手腕之間。把手徹底洗凈,用紙巾擦干,然后丟掉紙巾。
4.寶寶發生嘔吐,家人也應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更多有關月嫂培訓班,育嬰師培訓課程,產后恢復師培訓,營養師和早教師培訓課程,開課時間,班型和費用等,請點擊北京十月陽光查詢或在線咨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