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生兒聽覺能力的訓練
訓練目的:促進新生兒接受與辨別各種言語聲、音樂聲及外界的其他聲音的能力。開始時間:出生后即可開始。
訓練方法舉例:
1、面對面地與嬰兒說話在喂奶、洗澡及換尿布等過程中與多嬰兒說話。媽媽或爸爸每天都給寶寶講話,寶寶可以逐漸辨別父母的聲音,并會用獨有的用語回應父母。
2、“兒歌”、歌謠或睡前故事選擇簡單、短小而有趣味的“兒歌”、歌謠或睡前故事,經常“講給”寶寶聽。慢慢的你會發現,寶寶聽得很認真呢!
3、播放音樂每天結合新生兒起床、喂奶、做操、游戲、入睡前等日常生活環節,在固定的時間播放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音樂,這既可增強新生兒的音樂記憶力,又能促進寶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注意事項:
由于新生兒比較柔弱,最初的訓練時間應當短一些,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每次數秒至數分鐘即可。要在新生兒處于覺睡狀態時進行。大人的語音、播放的音樂不能太強,不能刺耳,要柔和,語速要慢一些。
二、新生兒視覺能力的訓練
訓練目的:通過注視活動可以促進新生兒的視力集中,以此可以促進寶寶視聽識別和記憶的健康發展。開始時間:出生后即可開始。
訓練方法舉例:
1、注視物體在嬰兒臥位的上方,掛一些新生兒感興趣的能動的物體,如彩色的花環、氣球等,每次掛一件,定時更換,是紅色、綠色或能發出響聲的玩具。觸動這些玩具,能引起嬰兒的興趣,使他的視力集中到這些玩具上。每次數分鐘,每天3-4次。
2、對視新生兒往往對看人比看物更有興趣。和新生兒面對面,距離約15-20厘米,待他看清家長的臉后,邊呼喊寶寶名字,邊移動臉,寶寶會隨家長的臉和聲音移動。
注意事項:
大人要參與到寶寶的注視活動中,讓寶寶自主的表現變成有意識的活動。每次訓練時間數秒至數分鐘不宜太長,避免疲勞。
三、新生兒其他認知能力的訓練
空間、時間概念訓練空間概念的發展始于感知反應,最早的感覺是觸覺。出生時主要靠嘴巴的觸覺來感觸,接著是通過視感覺和聽感覺來認識。一周以后的正常新生兒,可以逐步戶外活動。走出狹小的房間,讓寶寶體會大的空間,也認識白天與黑夜。戶外活動是簡單易行的空間、時間概念訓練方法。只要根據天氣情況及寶寶的適應能力,調整戶外運動的持續時間,所有健康新生兒是沒有問題的。堅持戶外活動對養成寶寶的良好生活習慣和良好情緒發展,都十分有益。
觸覺訓練
1、身體觸摸成人用揉、抓、彈、壓、拉、捏等各種方式,與新生兒的身體器官接觸;父母經常將臉靠近新生兒兒的臉,讓寶寶的手觸摸媽媽的臉;洗澡時有意多觸摸寶寶的皮膚。
2、觸摸自然帶孩子到有花草樹木的地方,讓他用手及其他部位皮膚,感知樹葉、樹皮、花、石頭等物體。
總結
從一出生就注意對寶寶認知能力訓練,可以很好的開啟寶寶人生的智慧之門,視聽感知是學習知識的最主要途徑,早期的能力促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各種認知能力訓練過程中,也促進了寶寶社會性行為及情緒情感的良好發展。
更多有關月嫂培訓班,育嬰師培訓課程,產后恢復師培訓,營養師和早教師培訓課程,開課時間,班型和費用等,請點擊北京十月陽光查詢或在線咨詢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