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乍一聽到這個答案,西岸英語相信同學們都是一臉懵逼的。好好的托福聽力,怎么就變成不是考試了呢?要正確理解托福聽力,我們要從它的設計目的和本質來說起。
關于托福考試的設計目的,ETS一開始就說得十分明確:是為了測試你在大學中運用和理解英語的能力。也就是說,托福不論聽說讀寫四科中的哪一科,都是為了測試你在大學環境里理解和使用英語的水平,換句話說也就是測試你在歐美大學校園里能否順利地使用英語來學習生活。那么大家可以想一想,具體到聽力上面,在大學中會有什么要求呢?想必你馬上會說:大學,主要不就是上課嗎?
沒錯,上課聽得懂,聽完能知道教授這節課講了什么,西岸英語告訴你這就是大學所需求的聽力能力。而這,也是托福聽力的設計目的。所以ETS才強調所有的聽力材料都是“based on the actual speech that is used in North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來源于真實的北美大學課堂。托福的lecture并不是考試材料,而是美國大學的課堂片段。托福聽力的設計初衷也并非是看你能不能做對題目,而是看你能不能真的聽懂這堂課。因此西岸英語認為本質上,托福聽力的題目可以被看做是一堂課的課后小測驗。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知道了:托福聽力的本質是一堂課,不應該把它當成考試材料來聽,而是要當做課堂來聽。文章開頭所說的那一類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同學們太把托福聽力當回事兒了。戰戰兢兢地豎起耳朵聽著,不敢漏過一字一句,聽到一點東西就忙不迭地往紙上記。
大家想想,你們在聽課的時候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所以西岸英語認為首先要調整的,就是聽的心態。聽考試材料時,我們總是緊繃著神經,不敢有一點放松,手中紙筆隨時待命。而聽課時,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是放松的,只有在教授講到關鍵段落時,會立刻抓起筆。所以,我們在做托福聽力時,也應該做到這樣的狀態。不用那么緊張,大部分時候可以靠在椅背上放松,能聽個大概就行。聽到關鍵部分,再抓起筆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