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特點
課程涉及面非常廣,文理不分科,包括9大學科組,高一就要學9大學科,高二又有6大學科必須要選擇,并且要有三項專門的論文寫作,社會服務等等。
選擇IB課程的學生一般都不會出現偏科現象,且文理兼修,比較適興趣愛好廣泛,不偏科、時間管理能力強,自我約束力強的學生。
AP課程特點
AP課程是國大學理事會課程,主要用于申請美國大學,當然也可以申請其它國家。AP課程也比較廣泛,同時也相對比較難,因為所學課程包括美國大學預科課程,課程銜接美國大學專業課程,可以節省留學時間,降低留學費用。
因為要選修大學預科課程,所以AP課程比較適合對具有專業方向和專研精神的學生。
在選擇AP和IB課程時,大家可以根據兩個課程特點和適合人群,選擇更適合自己孩子的國際課程。當然,如果你不確定未來將送孩子去哪個國際留學,那么,好的選擇時IB課程。但如果已經確定去美國留學,那么好的選擇試AP課程,其次是IB課程,再然后才是其它課程體系。
一、課程體系的不同AP課程:
AP(Advanced Placement)課程是由美國學術考試委員會(College Board)提供的一套高水平課程。AP課程共涵蓋38個科目,主要針對高中學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參與其中的科目,并在學習結束后參加AP考試。這些考試的成績可以用于申請大學時的學分轉換,有助于提前獲得大學學分。IB課程: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課程是國際文憑組織(IBO)所提供的一套綜合性課程。IB課程分為小學階段的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中學階段的MYP(Middle Years Programme)和高中階段的DP(Diploma Programme)。DP課程是IB課程的核心,包括六個學科和三個核心要素。IB課程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跨文化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學科設置的差異AP課程:
AP課程提供了廣泛的學科選擇,包括文科、理科和藝術等領域。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展方向選擇相應的學科。每個學科都有相應的教學大綱和考試要求,課程難度較高,要求學生深入學習和獨立思考。IB課程:IB課程的學科設置更加綜合和多元化。除了必修學科,如語言文學、科學和數學等,還有選修學科,如音樂、美術和戲劇等。IB課程強調跨學科的學習,鼓勵學生將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相互聯系,培養綜合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的區別AP課程:
AP課程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培養。教師會提供課堂指導和資源支持,但更強調學生獨立進行研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積極參與討論和小組項目,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IB課程:IB課程采用綜合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師會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的研究和探究,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學生需要完成探究性任務和獨立研究項目,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學術興趣和獨立思考能力。
最近有一系列研究表明,AP/IB成績好的學生,在大學里表現也比較好。
正如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Bill Fitzsimmons所說,“學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預測指標是學生選修的AP/IB課和AP/IB考試成績”(“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而SAT的成績高低,和在大學的表現關系不明顯。這使得許多大學越來越重視AP/IB。
所以,學生申請美國大學,尤其是常春藤聯盟等大學時,AP/IB課程的作用可謂是非常的大。事實上,AP/IB課程高速發展的原因就是常春藤聯盟大學把其成績作為入學的重要標準。
AP/IB課程考試已經成了進入名牌大學的敲門磚。從前,只要修了大學課程,就會被認為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如今,上AP課程只會被看作普普通通的事。沒有上AP/IB而申請名牌大學的高中生,反而被認為不正常。
1、IB課必須要在有IB節目的學校才能選修,學生學完如成績合格,就能獲得文憑。AP課則是大學的一些課放到高中,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前去學習。AP課的選修非常靈活,學生可以在學校開設的AP課選修;也可以通過網絡在線學習;甚至可以在家自學,最后參加AP考試。
2、高中IB其實是四年的學制,頭兩年是pre-IB,后兩年是IB,沒有頭兩年的pre-IB,就不能進入后兩年的IB。AP課則沒有選課時間的限制。
3、IB學業里面包含AP課程,反之不然。
4、AP課考試既有多項選擇題,也有小短文,大概各占一半,考試滿分為5分;IB課考試形式以寫小短文為主,很少有多項選擇題,考試滿分為7分。
5、IB課程涵蓋全面而廣泛的課程,而AP課則是提供單一學科的強化學習。所以,從單科講,AP課比IB課更深些;從整體講,則IB課比AP課更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