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互聯網極其發達的年代,信息幾乎實現了實時傳播,只要有一臺能聯網的手機,注冊一個媒體賬號,人人都可變身記者,將自己身邊的大事小情迅速傳達出去,專業的新聞傳播從業者的生存陣地似乎正在被擠壓。加之前段時間網紅“老師”張雪峰的言論,將新聞傳播專業推上了風口浪尖。那接下來的內容我們就來簡單分析下到底新聞傳播學專業怎么樣,有沒有傳聞中的那么差。
新聞傳播學是研究執政黨的新聞活動、傳播活動及其他各類信息傳播現象的學科,承擔著政治和經濟兩大功能。
政治功能:主要是作為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要將黨和人民群眾聯系起來。一方面將國家和黨的政策方針傳達下去,一方面要反映民意或訴求,包括進行輿論監督。
經濟功能:新聞傳播是文化產業的組成部分,不僅包括新聞報道,各種電視節目等也屬于傳播范疇,具有明顯的盈利性質。比如,“中國好聲音”這一檔電視節目,其巔峰時期的冠名費能達到兩億人民幣,每15秒的廣告費有100萬左右。可見,新聞傳播能創造巨大的經濟利益。
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本科專業目錄》,目前新聞傳播學類下設了新聞學、廣播電視學、廣告學等10個具體專業。
特別指出的是,會展專業著重培養大會展(會議、展覽、演出、節慶、賽事、文化活動、獎勵旅游、培訓、產業觀光、公關、傳播和主題公園等)相關行業的策劃和組織、創意和項目協調管理人才。除了涉及新聞傳播的知識,與管理類理論和技能也有緊密聯系。
新聞傳播學什么及代表院校
新聞傳播學的課程壓力中等,與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學習相比,有人將新聞傳播學院戲稱為“養老院”。學生除了學習英語、計算機等大學通識課程外,專業核心課程包括如下這些。
史論類: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新聞理論、傳播理論、新聞倫理與法規、媒介經營與管理等。
實務類: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音視頻內容制作、新聞攝影等。
除此之外,對于不同的具體專業,還設置了深度報道、中外新聞作品、研究新聞特寫、播音主持、電視制作、廣播新聞制作、視覺藝術設計、攝影構圖、廣告學概論、公共關系學概論,市場營體、網絡傳播概論、網頁制作與設計等課程,或者以選修課形式進行學習。
關于院校,新聞傳播學的開設院校十分廣泛,重點高校包括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此外,有部分院校根據自身定位和特色,設置了本科特別開設的專業。比如北京體育大學的體育新聞報道;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財經新聞專業等。
在河北省有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北民族師范學院、河北科技大學、石家莊學院、廊坊師范學院、河北傳媒學院、唐山學院、衡水學院等開設了與新聞傳播有關的專業。
本科生畢業后可以干什么
首先,可以選擇畢業后直接。在報社、雜志、期刊、廣播電視臺等傳統媒體單位從事文字記者、出鏡記者或者節目拍攝與后期制作之類的工作,但在互聯網新媒體的蓬勃發展形勢之下,只做傳統媒體其實并不吃香。也可以在新浪、網易、新聞、搜狐、騰訊互聯網企業的新聞(編輯)部門,進行網絡編輯、平臺賬號運營等工作。
但應注意,現在更多需要的是掌握融媒體知識與技能的新聞“全才”,只利用一種媒體是完全不夠的。融媒體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把廣播、電視、報紙這些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容、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
還可以就職于奧美、博雅等各大廣告營銷機構,結合所學知識并根據廣告主的要求提供市場調查、研究和預測和廣告策略,為其提供廣告計劃、設計、制作以及策劃等。畢竟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再好的產品離開了營銷,都將變得“寸步難行”。
其次,可以選擇繼續讀研、考博等進行深造。因為新聞傳播并不是一個普遍高薪的行業,尤其剛畢業的本科生,起薪更低,且面臨的工作壓力較大。擁有碩士、博士學歷后再找工作,擁有的薪資待遇往往更好,或直接在院校內進行新聞傳播業務的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本科生學歷在這方面,一般沒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