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申請材料
一般的材料主要包括個人基礎信息、自述短文、推薦信和其他證明材料。
個人基礎材料包括申請人的基本信息,如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業績、職業資格、獲獎經歷、社會活動、出國經歷等。
其他證明材料主要包含畢業證書、成績單、獲獎證明等,這些可以作為加分項。
推薦信:
推薦人一般選擇熟悉自己的人或者比自己更高職位的人來寫。
可以從三點展開描述:
首、描述推薦人與考生的認識時間,認識方式,相互了解程度以及推薦其報考該院MBA的理由;
第二、推薦人評價考生的性格,特質,特長,工作態度,職業技能等,展現考生的綜合素質;
第三、推薦人指出考生的弱點和缺點,并給出改進建議。
自述短文:
院校會根據自己傾向選拔的人才,要求申請者書寫若干命題短文。一般主要都會圍繞兩類問題,來進行重點考查。
職業規劃類
MBA院校在招生時,傾向于具有管理潛質、擁有清晰職業目標,并且職業規劃與院校的MBA培養定位、培養目標、培養價值一致的考生。因此,在申請短文中基本都有涉及職業規劃類。
在寫目標計劃時,要有明確的目標方向和落地規劃。如果涉及到數據大家切勿隨意寫,一定要符合實際,避免在面試中受到考官的質疑與挑戰。
在落筆環節,藤醬建議大家基于個人能力、經驗、行業深度、和目前現狀來寫,讓面試官簡單快速的了解自己的情況,然后對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的詳細描述,進而引出“需要通過讀MBA來解決上述問題”的意思,讓老師看到MBA對你成長的重要性。
工作成就類
這部分主要通過了解申請者成功或失敗的工作經歷,來考查對方的工作或管理背景高度、分析問題能力,從而判斷申請人是否具有管理潛質。
在寫成功經歷時,建議寫別人做不到或不敢做的事情,在寫作時,用可量化的數據來展現自己所取得的成果;
在寫失敗經歷時,選擇時間不是近期且不涉及道德層面的經歷,著重體現從失敗中得到的經驗教訓。50%的內容描述失敗經歷的過程,50%寫自己的反思和成長。
自述短文寫好之后,可以講給自己身邊的人聽一聽,看看他們的反應如何。如果他們反應比較冷淡,那么恐怕你也很難打動考官,這時你就需要及時調整短文的思路與表達形式。
如果說提前面試是MBA上岸的關鍵的話,那么申請材料則是成功的首步,是獲得面試機會的先決條件,尤其對于申請高校的同學來說,首關的材料審核可能會刷掉一半以上的人。
而進入面試之后,申請材料又在一半程度上決定了你面試的結果。你的申請材料有沒有體現出你的優勢亮點?有沒有成功激發起面試官對你的興趣?申請材料中埋藏的是地雷還是彩蛋?你對于考官可能感興趣的問題有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很多看似是面試的問題,其實在申請材料中就已經埋下了種子。認真回答申請材料的問題,不僅僅是簡單回答短文問題,更是對自己申請的整體思路的深入思考。
如果擔心寫不好的話可以尋求他人或者專業機構的幫助。
面試準備
面試內容主要包含個人綜合素質面試、小組面試、英文面試等,具體的內容還是根據具體院校要求來定。
但個人綜合素質面試是常規都會有的項目,主要對申請人的職業背景、工作經歷、發展潛力等方面進行考查。面試的總時長,通常在25-30分鐘。個人綜合素質面試主要介紹自己個人基本信息、工作經歷、簡單的未來規劃和讀書訴求。
在準備個人面試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我們要了解目標院校的一些情況,比如院校項目的歷史、項目特色、師資和認證情況等。可以了解目標院校往屆學生數據,例如他們的平均年齡、職位、學歷、薪酬、行業背景等詳細信息。結合這些數據,可以與自己進行對比,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優勢或不足之處,自己做到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2:對自己做深度的梳理準備,包括過往經歷、未來規劃、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等等。展開說,就是在充分挖掘自己優勢的基礎上,結合未來的理性規劃,讓面試官能充分感受到你的優秀。
我們在面談過程中,一定要突出MBA能夠帶來的助力,院校面試官對我們的就讀動機,做出比較積極的評價。
小組面試和英文面試:
小組面試的人數一般是5~6人一組,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共同分析一個案例,案例的情境性較強,可能是策劃一場活動,設計一款產品,或是解決一件棘手的事情,接著進行5~10分鐘的總結陳述。
英語面試除了考察大家的口語水平,還會考察相關的管理類知識的表達,因此在備考時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并且掌握一定的英語面試技巧和模板,針對目標院校的以往真題多練多實踐。
考上高校MBA的秘訣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3-08-16 15:03:12 已幫助:2人 來源:北京青藤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