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學科的特點
發布時間:2022-12-03 17:56:55 已幫助:1人 來源:北京房山區諾德安達學校
在國家課程教學部分,北京諾德安達學校的老師深度研習國內義務教育大綱,將課程要求和課程知識呈現在每一堂課當中。作為一所雙語學校,我校的國家課程的教授也凸顯其特色。本期國家課程專刊邀請了我校小學數學教師蘇南南為大家講述小學數學學科特點。
諾德安達小學數學教學的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還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發展。
數學教學基于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年級上冊中我們在教學中學習“比長短、高矮”,這一節課時,我們會讓學生在桌上比自己的鉛筆、尺子的長短,引導學生按個子高矮來排隊。一年級下冊中,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中,我們提供了買氣球、套圈游戲、捉迷藏、丟手絹等許多孩子們喜愛的游戲場景,“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一系列學校生活內容(發新書、聯歡會、作業評比等)為素材引出計算問題,使原來比較枯燥的計算有了豐富的現實背景。
讓學生經歷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
解決問題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圍繞問題的解決過程,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驗證、推理、交流等豐富的數學活動。例如,一年級下冊“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一課,我們提供的情景是班級開聯歡會,桌上擺著一箱14瓶的飲料和零星的9瓶,題中問“咱班有23人,這些飲料每人1瓶夠嗎?”,我們會引導學生形成一個清晰的思考過程:
從身邊的生活實例引出計算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描述上述情景,并提出問題
問題轉化為計算“14+9=?”
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擺小棒),自主探索計算方法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計算方法)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一年級下冊“圖形的拼組”這一單元提供的活動就是讓學生在小組中經歷拼、擺、剪的過程。我們給學生分組準備一些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的學具,讓學生通過拼組活動,把一些相同的平面圖形拼成一些更大的或其他的圖形,如用幾個相同的長方形拼成一個正方形(或長方形),或用幾個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六邊形(或三角形)等,使學生初步體會平面圖形的關系。
尊重學生的個性
在10以內加減法和20以內加減法、100以內加減法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你還可以怎樣算?”等這樣的問話俯拾皆是。我們允許學生聯系生活經驗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較、創造新的算法,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諾德安達的小學數學教學,強調數學與學生生活的本質聯系;強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突出了數學促進學生發展的功能;強調各種生活化的活動,啟迪和誘導學生的多種智能,為今后在同領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