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減肥?
發布時間:2022-09-29 09:52:00 已幫助:人 來源:北京減肥達人
1、易發生糖尿病
1、“管住嘴”,而非“封住嘴”
肥胖的人容易發生糖尿病,并且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80%都是肥胖者。
2、容易誘發“三高”
60%-70%的成人高血壓和肥胖有關,20-39歲超重者,高血壓患病率提升至2倍。
肥胖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現血脂異常,包括總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
肥胖人群容易出現高尿酸血癥,將發生痛風的風險提升到2.24倍。
3、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升高
肥胖者心臟的負擔加重,容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猝死。
肥胖患者容易出現大腦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讓腦動脈變窄變硬,形成斑塊導致缺血性腦卒中。
腰圍越大,房顫風險越高。腰圍每增加10厘米,男士和女士患房顫的風險分別增加47%和37%。
避免心腦血管病的BMI是男性22.6,女性21.1超過這個數,冠心病和卒中風險男性增加15%,女性增加22%。
盲目節食產生的饑餓感會造成之后的某一餐一次性食物攝入過多,盲目無度地節食還可能造成厭食癥,同時營養攝入不足會大大影響能量的代謝,反而使你更胖。吃飯時可以先吃菜,再吃肉,最后吃主食。另外,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飽。
2、“細嚼慢咽”,而非“狼吞虎咽”
食物到達胃口,然后再把信號送到大腦里需要20分鐘左右。因此,如果你邊吃飯邊覺得已經開始撐,等你吃完飯后,很有可能會覺得更加撐。因此,建議吃飯至少吃20分鐘,給身體一個反應的時間。
3、“少食多餐”,而非“暴飲暴食”
一日三餐進食量稍減,三餐間加入1-2次少量的“加餐”,這樣既不會造成過度飽腹危害消化器官,也能很好的消除饑餓感,從而達到控制食欲,有助于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