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少兒學習拉丁舞的興趣呢?下面一起來和北京國王的朋友看看吧
1.情緒體驗激發興趣
孩子的興趣不是天生的,3-6歲的少兒往往以無意識行為為主,注意力不穩定、并伴隨著情感進行,在這類特點下,教師要探索孩子目前的喜好,借助繪聲繪色的語言、表情、肢體動作帶動孩子達到情緒興奮狀態,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對舞蹈產生興趣。
比如,我們了解到孩子喜歡小動物,那么教師可以準備玩偶讓學生挑選,可以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在課上我們可以簡述拉丁舞恰恰舞種是模仿企鵝的姿態,讓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認識去模仿,類似的體驗我認為可以大量的嘗試。
在這類角色扮演中,教師一定要參與其中,與孩子們產生共同的情緒體驗,這樣對教師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教學關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2.場景激發興趣
3-6歲孩子的學習需要情景的現實參與,也就是說教師表達一個抽象概念必須跟隨看得見摸得到的實際事物呈現給孩子們,他們才能理解成人的意圖。那么在舞蹈課上,我們可以準備豐富的色彩、圖案等的刺激,比如畫有舞蹈情景的繪畫墻,我們可以手把手的讓孩子去觸摸墻上的人物,感受人物在舞蹈中的姿態。在實際例子中,比如我們希望孩子恰恰手臂的運動方式,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玩偶,在孩子面前擺動玩偶的手臂,再把玩偶交給孩子讓孩子模仿出教師剛才擺弄的樣子。通過這個實際玩偶的設置,讓孩子切實的感受到肢體運動的規律,教師也可以通過孩子擺弄玩偶看到孩子對于手臂動作的理解是怎樣的。
3.游戲的運用
最早的游戲可以追溯到猿人時期,少兒的學習主要是都是依靠各種各樣的游戲來實現的,教師要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把教學任務設置成多姿多彩的游戲形式。
比如我們練習恰恰的原地換重心,我們可以讓孩子光腳踩在教師的腳上,隨著音樂感受教師重心的轉換,這是教師與孩子一起玩游戲的形式。我們還可以地上按照兒童步伐的大小,貼上腳丫的圖案,假設腳丫圖案是一條小橋,旁邊是小河,讓孩子通過這座小橋,通過的動作可以為恰恰前進走步,教師先示范怎樣通過,并在孩子通過前予以鼓勵,待孩子們全都完成后,每個人都給予貼畫獎勵。
4.尊重與鼓勵,讓孩子喜歡你
尊重和鼓勵都是指無條件的,也就是無論孩子是否具備舞蹈的天賦,無論孩子學舞達到什么程度,都要尊重和鼓勵孩子。
我們可以運用鼓勵的目光、溫柔的微笑、營造教師與孩子輕松活潑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喜歡你,就是愛上拉丁舞的關鍵。我們成人經常會有這樣的體驗,我們小時候曾經因為一名自己喜歡的老師而愛上了那門課程,拉丁舞也是如此,孩子是否能夠堅持的關鍵往往不在于你與家長的期望,而是孩子單純地想不想看到你并跟你一起玩,就像成年人不喜歡的人也無法與其在一起共事一樣。
充分尊重孩子,與孩子溝通、多讓孩子去表達他的想法,你才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讓孩子在強壓下閉嘴,恐怕孩子的未來你便再也沒有參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