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音鼎石良好氛圍助力教學,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中音鼎石良好氛圍助力教學
以下是中央音樂學院鼎石實驗學校Rami的自述:“我在許多高校當過老師,也在不同的音樂廳演奏過。我
的感受是,不同的觀眾和學生,在演出和教學過程中與你建立的連接是完全不同的,反饋給你的力量也是不一
樣的。它們包含著當地所具有文化背景特質、以及在這種背景下所成長的人們的想法和情感模式,這些都是對
于作品一個新層面的解讀,這就是國際化帶來的拓展與豐富。”
“但我更加鼓勵學生,在暑假的時候,去到作品的創作地、發生地游覽甚至生活一小段時間,逛逛那里的
博物館,觀察那里的生活,吃當地人吃的東西,和當地人去交談,它們都是作品被創作出來時就具有的基因。
不同文化環境下對于音樂的教育,是從一開始就帶有文化本身的特質,已然是一種‘二次解讀’。所以這就是
我為什么鼓勵學生從創作者的角度,回到或接近創作的環境,這對于真正理解作品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僅僅
是在‘二手’的方式下學習音樂,是無法作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音樂從業者的。”
Rami老師目前作為中音鼎石的全職教師,也將從學校的音樂專業課程體系入手,推進學校教育體系國際化
的升級,并幫助學校和學生建立與茱莉亞音樂學院、巴德音樂學院、美國南加州大學、及英皇各校等的聯系。
為何在執教于世界各地的優秀院校之后,Rami老師選擇在中音鼎石落腳,全身心投入未來的教學中呢?他說他
看重的是這里兼容互相扶持與鼓勵競爭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