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的出發點:
知識論是關于真理的
我們將從兩個詞開始:知識和真理,當我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時,我們將創造、生產、建立這個短語“真正的知識”。
真理就是對事件的真實性質和表現形式的抽絲剝繭和層層揭示。
真理允許某些東西“在它的外表發光”,而它真實的本質不會受到影響。為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最準確的判斷,我們需要“真實的證據”。然而,人類可以選擇提示、揭露真相,也可以選擇隱藏和壓制真相。
我們可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以我們現在和過去的世界觀來看,事物是否會呈現“真相”?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你需要自己決定!“生存還是毀滅?說真話還是謊言?”
02
知識論和知識:
區分“如何”和“什么”的知識
你認為什么是知識?你是否曾經問過自己:我知道什么?我怎么知道我現在的知識是真正的知識?如果你在網上搜索“知識是什么?”你會得到很多關于這個問題的定義。你甚至可以問自己:哪個定義是最準確、最完整、最真實、最真誠、最坦率的定義?
?知識的狀態或事實:人類天生渴望知識。
?通過經驗或學習而獲得的熟悉、知覺、意識或理解。
?感覺、發現或學到的東西的總和或范圍。
?一個人或一群人所知道的事實、感覺或經歷。
?理論知識是合理的真實信念。
知識論的目的并不在于為“知識是什么”這個問題提供完整的答案,它的目的是讓你踏上一段發現自我、反省自我的旅程,并幫助你培養好奇心和開放的思維。知識論更感興趣的是“我如何知道”——知道的過程,而不是“我知道什么”——關于某件事。
03
知識論和批判性思維
批判性思維并不意味著找錯誤。
探究、調查的精神是展示從不同學科看待知識的不同觀點、視角或方法。知識論的教學模式不同于其他學科,因為學習的記憶模式被問題和討論模式所取代。
一個問題可能沒有單一一個正確的答案,但是在信仰和知識主張的表達和辯護中有判斷的標準。有些原因可能比其他原因更好,知識論是對學生所聲稱的知識和信仰以及其他人所聲稱的知識的深思熟慮的反思。
04
知識論和自由思想者
我們的學習和思考過程深受歷史、傳統、現代文化、社會教育、社會地位、社會等級、父母、朋友、、廣告等等許多“事實”、觀點的影響和支配。
我們的反應或我們以某種思想自由感作出反應的能力,需要植根于反思、批判性判斷,并以證據和真實事實為基礎。我們可以說我們的古代和現代哲學家都是自由思想者。
05
知識論和提出知識問題
基于內容的問題、概念性問題和有爭議的問題,知識論問題的設計意圖是開放的,分為一般的、有爭議的、爭議后懸而未決的問題。它們引發的是討論式的評價,而不是任何單一的、明確的回應。
?知識問題并不是測試問題。
?知識問題是開放式的問題,它承認、允許、肯定多個可能的答案。
?知識問題不是主題或主題特定的。
?知識問題使用知識論詞匯和概念。
證據、確定性、真理、解釋、權力、正當性、闡釋、客觀性、視角、文化、價值觀和責任,這些概念和關鍵術語在知識論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對這些術語的理解、概念及其意義和重要性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通過對知識論關鍵概念的深入理解,學生將發展他們以開放的心態進行批判性探究能力,也就是說,他們將從更廣泛的角度思考,并能夠討論各種觀點和視角。概念是信息的包裹,它們鼓勵學生進行獨立的研究、探究,探索得更深,探索得更廣,思考得更遠,發展他們更高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06
知識論和辯論
我們為什么要辯論?辯論是一個重要的成長機會,應該提供給所有的學生。學生在研究、批判性思維、組織、說服和溝通方面發展技能。
辯論是學生拓展觀點和視角的一種方式。他們用證據和事實來支持他們的觀點,而不是僅僅依靠他們的感受。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努力證明他們的觀點是最有教養的,每一種觀點都有數百萬人持有相反的觀點。知識論中的辯論會為學生們提供一個了解現實世界的機會,并且提出受過教育的觀點。
辯論隊、俱樂部、小組展示了如何有一個開放的思想和如何文明地表達不同意見。參加辯論會的學生在未來有更多的成功機會。辯論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幫助他們增長對世界的認知,也讓學生提高他們的溝通技巧和他們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機會。
07
什么是知識論
它是智慧和正確的知識嗎?
智慧是很難定義的品質之一,因為它包含了太多的東西,但是當人們遇到智慧時,他們通常會意識到這一點。智慧通常明顯地出現在決策領域。
心理學家傾向于認同的智慧包括知識、經驗和深刻理解的整合,以及對生活中不確定性的容忍。人們意識到隨著時間的推移事情是如何發展的,它賦予人們一種平衡感。許多人錯誤地將知識與智慧相比較,但事實上它們是不同的。有很多專家和大人物給出的關于知識和智慧的名言警句,定義了這兩個術語的重要性。Sir Francis Bacon曾經說過“知識就是力量”,而Gautam Buddha則認為“智慧是五種美德中最高的存在?!?br />
那么,我們是否已經到達了尋找、探索、追求知識的終點?不,還沒有,我們的旅程從未結束。知識論是懷疑的產物,當我們認真地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知道任何事情時,我們會強烈意識到,探尋知識的旅程一直在繼續。
尋找真正的“知識”
發布時間:2020-12-18 13:21:45 已幫助:227人 來源:北京新東方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