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數據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
2、云計算包括:基礎設施服務IaaS,平臺級服務PaaS,軟件級服務SaaS。
3、SOA(面向服務)本身是一種面向企業級服務的系統架構,具體應用程序的功能是一種松耦合并且具有統一接口定義方式的組件(service)組合構建起來。
4、軟件需求文檔包括3個層次:業務需求、用戶需求和功能需求。業務需求反應了組織結構或客戶對系統、產品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在項目視圖與范圍文檔中予以說明;用戶需求描述了用戶使用產品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在使用實例文檔或方案腳本說明中予以說明;功能需求定義了開發人員必須實現的軟件功能。
5、MVC是一個框架模式,模型、視圖、控制器,他們各自處理自己的任務,強制性的使應用程序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分開。
6、軟件度量3個維度:項目度量、產品度量和過程度量。
7、GB/T12504-90《計算機軟件質量計劃規范》,包括: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軟件設計說明書、軟件驗證與確認計劃、軟件驗證與確認報告、用戶文檔。
8、黑盒測試適用于對需求分析階段的文檔測試;白盒測試適用于軟件具體設計階段的文檔。
9、內聚性是模塊內部各個元素之間的彼此緊密程度的度量;耦合性是模塊間相互聯系的緊密程度的度量。
10、配置管理基線包括:功能基線、分配基線和產品基線三種。功能基線指在系統分析與軟件定義階段結束的功能配置標識;分配基線指在軟件需求分析階段結束時分配配置標識;產品基線指在軟件組裝與測試階段結束的產品配置標識。
11、《信息技術、軟件產品評價質量特征及其使用指南GB/T16260-2002》定義了軟件產品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性、可維護性、可移植性6個特征和21個質量子特征。
12、評估是通過數學的資產評估準則完成的,包括9點:人員安全、人員信息、立法及規章所確定的義務、法律的強制性、商業及經濟的利益、金融損失或對業務活動的干擾、公共秩序、業務政策及操作、信譽的損害。
13、基于角色的訪問控制(RBAC)角色用應用系統管理員定義,用戶只能被動接受,不能自主修改。
14、信息系統安全分為:物理、網絡、主機、應用、數據及備份恢復。
15、網絡設計3層: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核心層:盡快的轉發分組,提供優化的、可靠的數據傳輸功能;匯聚層:通過訪問控制列表或其他的過濾機制進入核心層的流量,定義了網絡的邊界和訪問策略;接入層:負責用戶設備的接入,防止非法用戶進入網絡。
16、OSI:比特流在物理層;數據幀在數據鏈路層;數據流在網絡層;數據傳輸層;進程間會話在會話層;壓縮解壓、加密解密在表示層;應用程序間交換在應用層。
17、RJ-45雙絞線與其他網絡設備;RJ-11連接Modem;LC長距離光釬。
18、計算題:單因素敏感性分析:0的值減不同情況下的值。
19、風險類別提供一種結構化方法以便使風險識別的過程系統化、全面化,組織能夠在一個統一的框架下進行風險識別,目的是提高風險識別的質量和有效性。
20、結構化的項目選擇和優先級排列方法包括:決策表技術、財務分析、DIPP分析。
21、統一的項目過程包括:制定過程、執行過程、監督過程。
22、流程管理包括:管理流程、操作流程、支持流程。
23、計算題:凈現值計算:P=F/(1+i)n。累計后等于總投入。F為每年凈收益,i為貼現率,n自己試用幾年。
24、管理儲備:資金需求和成本基準末端值的差異。
25、計算題:pv計劃多少錢;ac實際花了多少錢;ev實際進度值多少錢;BAC總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