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irefox 的查看頁面源代碼功能,可以一眼發(fā)現(xiàn)未閉合的標簽、未轉義的HTML字符,元素的盒模型等。在控制臺還能查看出錯的js(僅限格式錯誤,邏輯錯誤它是看不出來的)。另一種辦法,提交頁面代碼到 http://validator.w3.org/ 來驗證HTML、CSS。因為未閉合的標簽比如div會造成排版混亂,面試要求上也時常可以看見能夠書寫符合W3C標準的代碼。
2 不要濫用<div>,HTML5提供很多語義化的新標簽,如:<header><footer>等語義化的結構標簽,與<figure><figcaption>等語義化的表示帶標題的圖片等。這些語義化的標簽對于搜索引擎極為重要。
3 web標準中,一個頁面只能有一個h1標簽。HTML5新增<section>,每個<section>都可以有一個h1。
4 盡量使用GIT與SVN(團隊工作管理系統(tǒng)),否則以后無休止的修改會讓你崩潰。寫代碼時的習慣就是寫注釋!寫注釋!寫注釋!如果你提交給其他人使用也一定記得單元測試。同時要對分支合并以及打tags有很清晰的思路,這樣能夠幫助團隊進行非常好的版本管理。
5 盡可能不要設置元素的id如#main{}來設置元素css樣式,而是用class方式.main{},另外應當絕對避免行內css樣式,除非權重非常高。結構分離,js操作用id,css操作用className,這也算是業(yè)界不成文的規(guī)定了吧。
6 多列布局,不考慮低級瀏覽器可以使用CSS3的flex布局,可以做到比浮動更好控制,垂直、水平居中比起雙飛翼可以很容易實現(xiàn)。但是現(xiàn)在不少網站還是要求兼容ie8,移動端和ie10對flex的兼容也參差不齊。這種奢求還是要過兩年才能實現(xiàn)。總之先了解一下總是好的。
7 適當使用localStorage緩存HTML表單內容,防止瀏覽器崩潰、死機造成填丟。localStorage 只有對應的域名才可以讀取;而且不是永久保存,在你操作表單時候,只是暫存入localStorage,在ajax確認表單提交成功后,要立即清除。
8 盡可能的把雅虎軍規(guī)(前端網站優(yōu)化方案)過一遍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去實踐。比如合并資源壓縮資源等等。能大幅度減輕服務器負擔,加速用戶瀏覽器打開速度。
9 自學前端入門編輯器,建議用sublime或atom,社區(qū)也比較活躍。很多人從vim frontpage Dreamweaver 改變過來。現(xiàn)在Hbuilder的用戶也很多,不失為一種選擇。
10 裝一個二維碼生成當前網址的插件,尤其在測試微信內的頁面時候,非常方便。
11 盡可能使用iconfont(圖標字體),以及能用CSS繪制的盡量不要用圖片。因為現(xiàn)在的瀏覽器屏幕都是retain。
12 當你發(fā)現(xiàn)同樣的代碼寫了快三遍以上的時候,就要開始考慮是不是可以通過寫腳本的方式加快你的節(jié)奏了。千萬別懶得寫腳本,因為你會因為一次又一次重復的事花費大量時間。當然你也可以去網上找現(xiàn)成的。
13 最后,搭建一個你自己的博客,在空閑時間把你的心得發(fā)上去。等上一段時間在回去翻翻就能從你以前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