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MBA咨詢的人,他們都畢業于不錯的大學,在不錯的公司里工作兩三年,工作都處于成長期,并不是受不了現狀想趕緊讀個MBA離開。由于很早就確定了讀MBA的計劃,他們就都想要早一點準備。因為想去名校,但自己又不是最top的背景,他們很想知道該做點什么?
是否要再去更有名的公司工作?
是否要再多去做一些工作之外的公益活動?
是否要去創個副業?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了解下MBA申請。
在MBA申請中,學校衡量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背景。
學校衡量的是作為一個完整的申請人,他是否是有商業潛力的?再具體一點來說,是否有能力?是否有超出peers的見識和想法?是否經歷過成功和失敗?等等。
對于工作兩三年的申請人來說,背景和經歷受限于平臺和工作年限,并不會有巨大的差異,但是不同人的見識和想法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塊小天地,有人看到的是全局的運轉;有人是盡量當一個好員工超水平完成任務,有人看到的是自己工作的意義,并主動去為公司帶來改變;有人隨波逐流,有人有自己的發展目標,積極去迎接挑戰。學校更愿意選擇的,一定是那些后者。
現在回到背景提升的問題。
如果一個申請人停留在原來的認知水平,為了積攢更多的brand name去做新的工作、做公益、去做副業,雖然的確有了更多的體驗,但水平還是原地打轉。而且,由于精力的分散,本職工作還會受到影響。
但是,如果把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見識和想法,哪怕不換工作、不做公益、不去創業,人還是有機會可以提升:比如,可以在工作中承擔更大的責任,去理解如何把事情做成;可以站在更高的視角去重新理解工作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價值,從而真正推動事情的發展。。。隨著認知水平的提高,往往會做出更高level的成就,也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這樣才是真正的“提升”。
總得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做自我提升這件事情。
在互聯網公司的那位,我建議她先在現在的工作里去承擔一個更大的責任,開始去體驗如何做leaderl
在四大的那位,我建議她通過看書、交談、自我總結,更加客觀地去看待四大的工作,理解自己工作的意義
對于他們兩位,我都建議他們可以在這一年去感受和總結自己的passion所在,在工作中、或者在工作之余有所投入
成功申請MBA的五大要素:
每一個想申請MBA的人都具備其獨有的特質,但商學院面對每年都堆積成山的申請信,總想在其中挑選出某些他們所期望看到的特點。如果你能說服招生委員會你具備以下五個品質,那么你就成功讓自己遠遠領先于其他的申請者了。
01、具有卓越的領導力
商學院希望培養出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領導者,而申請者應該在開始踏入校園之前就展現出他們的領導能力。但這并不意味著要想出什么偉大的事例來證明,比如帶給你們公司歷史性的轉變之類的等等。
想想你激勵別人去做某事的時候,合理利用資源來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為你的團隊帶去一個新鮮的想法或新的思考方式的時候,更有甚者,你是如何去激勵他人帶出他們的一面的。重要的是你影響了他人,無論大小。
02、展現你的理科能力
盡管你不需要經濟學的學士學位去申請商學院—MBA課程重視學生的多樣性,熱烈歡迎來自于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專業的學生—你仍需要表明你不會對商務學院要教的內容而感到力不從心。
邁出成功的步就是要爭取在GMAT或GRE考試中獲得好成績,至少要與你目標學校的平均水平持平。這會讓招生委員會知道,即使你在理科上的學術經驗很少,但并不會影響你學習那些核心課程。
如果這部分對你來說是個問題,那么請正面應對它。分配充足的時間來準備考試,多考幾次,通過參加大學水平的理科課程或表明你在工作中具備的數學能力足以應對MBA的課程,以此為你加分。
03、表現出優秀的溝通技巧
財務和會計的基本原則在商學院是很容易就能的,但招聘人員經常抱怨說即使是從最大學畢業的MBA學生依舊需要努力培養軟技能。
如果你能證明你已經具備了很強的溝通能力,那么你會給招生委員會留下深刻的印象。突出你與他人合作良好的經驗,以及證明你能以專業的方式來做陳述并且極具說服力的事例?;蛘?,展示你優秀的溝通技巧是如何幫助你獲得一個客戶或者達成協議的。
如果這是你需要加強的領域,那么就去多接觸那些擁有你所欽佩的溝通技巧的導師或主管,向他們請教如何去了解觀眾、主持會議、以及如何培養自己的人際關系能力來獲取商業成功。
04、制定切實可行的MBA后職業規劃
MBA的申請者對其職業目標感到迷茫的現象并不少見。然而,你需要在申請中對自己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描述的非常具體。解釋你為什么選擇了這條職業生涯是至關重要的。
當你描述你的職業規劃時,確保自己解釋了什么促使你去追求它,以及為什么它與你產生共鳴。答案不一定要詳細或戲劇性,但它應該是令人信服以及真實的。
05、得到很好的推薦信
推薦信是申請中最令人信服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申請人最不安的部分,因為你無法完全控制它。你需要確保你的推薦人足夠了解你,并能提供具體的相關事例,最重要的是,確保他們感覺到你對去商學院的熱忱和雀躍之心。
不管是選擇了一個因對你不夠了解而無法寫出給力推薦信的推薦人,還是推薦人沒有準備好完美的推薦信,或者你不明智地選擇了一個不是百分百支持你讀MBA的推薦人,相比之下,沒有什么比一封不溫不火的推薦信毀掉你的錄取機會更糟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