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一些學生溝通,發現一個嚴肅的問題:美國大學因為疫情而調整了錄取政策,學生們因此就放松了標化備考,覺得可有可無,把重心放到課外活動方面,殊不知有這種想法就是典型的跑偏了。標化成績雖然調整為可選了,但對于大多數招生官來說,看到有很高標化分數的學生,還是會有本能的優先考慮,因此,今年的申請者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為了讓大家更重視備考,SAT君把之前的一篇舊文,大概是2017左右的,再次分享給大家,看看被名校錄取的學生都是什么背景。
權當鞭策。
一、東北育才賈同學,SAT1510,托福110,多種課外活動。
整體來看,標化成績相對國內牛娃們,并不是特別突出,課外活動可能是加分項。
此外,最近幾年,東北育才每年都有一個斯坦福錄取,幾乎成了斯坦福這幾年的在東北的招生基地了,由此可見,就讀學校也是在錄取中有一定加權作用的,所以在申請選校時,先看看同校同學中的競爭也是有必要的。
二、北京市第二中學國際部賀喆然同學
根據北京二中國際部陳主任介紹,賀同學主要成績指標如下:
GPA接近滿分,SAT:1550分其中作文滿分;托福:119;考了六門AP,單從成績來看,這個學生就是傳說中的準學霸了。
除了成績非常優異,賀同學還參加了眾多的課外活動:
1、參加斯坦福全國辯論協會舉辦的辯論營(9年級);
2、跟教授做研究,研究話題:文學中的暴力(11年級);
3、斯坦福夏校:stanford humanities institute(11年級)
4、創辦兒童圖書館minted library;
5、nsda公共論壇式辯論比賽中獲獎:中國賽區演講與辯論排名第三,國際公共論壇式辯論排名第二。
從課外活動看,賀同學對斯坦福是鐘愛有加的,辯論營和夏校都是斯坦福的,如果不是早早鎖定夢校,無論是硬件條件,還是軟件條件,還可以沖刺更高目標的。
其他同批次被錄取的同學背景暫未收集到,稍后更新吧。
我們再看下去年被斯坦福錄取的學生背景:
杭外學校劍橋班的連勝加
托福111,SAT未知,A-Level,2門以上的AP成績,GPA比較好。
兩次夏校,一次是去西北大學,學了IOS編程,另一次是賓大的一個大學學分項目,學了哲學和博弈論。辯論、模聯、演講比賽,還有各種數學競賽。
美高崔傲
高中4年中得過一個B,一個A-,其余全是A。ACT滿分,SAT Subject考了3門,數學,美國歷史,世界歷史,都是790以上。AP沒有自己多學,就是按部就班地跟著學校的,學校教什么,我就學什么,申請大學以前,一共考了8門AP。
活動:特別喜歡擊劍,參加了學校的擊劍隊,是擊劍隊的隊長,還是4個俱樂部的。沒有學術方面的競賽。
美高韓琳
全A的成績,SAT成績是2350(老SAT,相當于新STA 1580),考了3門SAT Subject Test,數學,歷史,生物(800-770)。AP除了中文,其他跟著學校學,沒有報輔導班,考了5門AP。
參加了很多年加州青年樂團,她喜歡長跑,4年一直在學校Cross Country Varsity Team和Track and Field Team,4年都進入CCS Championships。參加了學校的藝術俱樂部和文學雜志社,是學校文學雜志的主編和藝術俱樂部的副。她還喜歡畫畫,從6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畫畫。
所以從以上被錄取者的申請條件中可以看出,成績只是他們申請斯坦福的敲門磚,并且GPA作用大于標化成績,大于AP的。而最終決定是否錄取的就是學生的課外活動和文書的體現了。
最后,希望今年沖刺名校的同學,繼續努力,不要放松,爭取在可以考試的時候,獲得目標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