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學積淀與品牌優勢
作為北京市教委1995年批準的首批民辦學校,新亞學校已培養近萬名畢業生,連續多年獲評“北京市民辦教育先進單位”“普通中學示范校”。其“成就學生幸福”的核心理念,已形成貫穿小初高12年的一體化育人體系。
管理團隊升級
由北京市特級校長劉國雄領銜(深耕教育41年,曾任陳經綸中學集團黨委書記),構建“學術+實踐”雙軌管理機制,引入北師大、清華大學等高校資源作為師資培訓支持。
二、課程體系與教學特色
中西融合的雙軌路徑
國內課程創新:語文教學融入《詩經》《唐詩三百首》精讀,數學引入生活場景建模(如社區綠化測量),小學階段課外閱讀量達部編教材7倍;
國際教育矩陣:開設德語DSD項目(直通慕尼黑工業大學)、日語“2.5+1”藝術升學通道、A-Level課程(對接英美百強校),初中復語班每周6課時二外教學。
個性化培養機制
推行“一生一導師,一生一方案”,從生涯規劃到學科短板制定定制化方案,初中部數學團隊含國際奧賽教練2名,英語課程覆蓋KET/PET考試(95%)。
三、師資與師生互動
精英師資配置
師生比1:6,76%教師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含特級教師6人、正高級教師1人,外教持有TESOL/TEFL證書。例如德語教師趙佩佩為德國教育部認證考官,數學教師高建鋼長期參與北京高考命題研究。
全場景育人支持
實施“360全員服務體系”,生活輔導、心理疏導、學業跟蹤三位一體,高中部設置AI智能編程、PBL實踐等五大特色課程群。
四、硬件設施與校園生態
現代化教學空間
60畝校園配備27000㎡體育中心(含擊劍館、室內泳池)、AI功能教室、科創實驗室,宿舍為4人間(獨立衛浴+新風系統),年住宿費僅7000元。
每年舉辦戲劇節、科技節等六大主題活動,體育領域要求每個學生掌握至少1項特長(足球校隊曾獲朝陽區U12聯賽三甲)。
五、升學成果與家校協同
多元出口保障
國內路徑近年有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985院校;國際路徑中,德語DSD項目連續7屆畢業生進入德國精英大學,日語班藝術達92%。
家校共育創新
首創“三校長對接制”(教學/德育/行政校長協同服務),通過智能化平臺實時同步學業進展,定期舉辦家長學術沙龍。
六、教育理念與社會責任
幸福教育實踐:小學部通過“感知幸福”主題活動(如《姓名的秘密》心理課程),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